文章来源: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附属医院 点击数: 161次 直接咨询
肝硬化是一种严重的慢性进行性肝病,它不仅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,还可能危及生命。了解其成因对于预防和早期干预至关重要。为此,我们特别邀请了资深肝病专家庄淑英医生,为大家详细解析导致肝硬化的主要原因。
庄淑英医生指出,乙型肝炎(乙肝)和丙型肝炎(丙肝)是引发肝硬化的主要因素之一。这两种病毒感染后,如果不及时治疗或控制不当,会导致肝脏长期处于炎症状态,进而引起纤维组织增生,最终形成肝硬化。特别是慢性乙肝患者,由于病毒持续复制,对肝细胞造成反复损伤,更容易发展为肝硬化。因此,定期体检、接种疫苗以及遵循医嘱进行抗病毒治疗非常重要。
长期大量饮酒也是导致肝硬化的重要原因。酒精进入人体后主要在肝脏代谢,过量摄入会直接损害肝细胞,引发脂肪肝,并逐渐演变为酒精性肝炎、肝纤维化乃至肝硬化。庄医生强调,即使是适量饮酒也可能对某些人产生不良影响,尤其是那些有遗传易感性的人群。戒酒是预防此类肝硬化最有效的方法。
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,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越来越普遍的健康问题。肥胖、高血脂、糖尿病等因素都可能导致脂肪在肝脏堆积,进而诱发炎症反应和纤维化过程。如果不加以控制,这些情况同样可以进展为肝硬化。改善饮食习惯、增加体育锻炼、减轻体重是防治NAFLD的关键措施。
除了上述常见原因外,还有一些相对少见但仍然重要的致病因素,比如自身免疫性肝炎、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可能导致肝硬化。此外,药物毒性、遗传代谢障碍、寄生虫感染等情况也有可能成为诱因。这类疾病的诊断往往较为复杂,需要专业的医学知识和技术支持。
值得注意的是,很多时候并非单一因素起作用,而是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。例如,一个既有乙肝又有酗酒习惯的人,其患肝硬化的风险将大大增加。因此,综合管理各种潜在风险因素显得尤为重要。
庄淑英医生提醒广大公众,虽然肝硬化是一种严重疾病,但通过早期发现和适当干预,完全可以延缓甚至阻止其发生和发展。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、避免有害习惯、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都是有效的预防措施。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,接受专业评估和治疗。只有这样,才能真正守护好我们的“将军之官”——肝脏的健康。